社会事业
教育和科技
教育:康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62所,其中小学100所(完全小学32所、教学点68个),中学18所(完全中学1所、独立高中2所、独立初中8所、九年制学校7所),幼儿园42所(公办幼儿园30所、民办幼儿园1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教育培训中心1所。现有在校学生29799人,其中学前幼儿4626人、小学13340人、初中6710人、高中4604人、中等职业学校519人。全县有教职工2585人,其中专任教师2392人。幼儿园入园率97.16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本科二批上线率达72.05%,有69人考入“双一流”高校,比去年多28人。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初中100%、高中98.97%。
科技:全县完成财政科技投入2576万元,全县社会研发经费支出1033.9万元,实现技术交易额达22934.5万元,高价值发明专利15件,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6家;全县共新增申请注册商标151件,核准注册商标128件,全县注册有效商标累计达到1102件。全县累计实用新型专利141件、新增36件,累计外观设计专利179件、新增8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16件、新增3件。成功培育省级创新型企业9家、新增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新增6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认定1家,省级星创天地6家、新增4家,省级科普基地2家、新增1家。
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
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馆1个,城区文化小广场8个,农村文化广场221个,乡村戏台41个,村史馆32个,文物保护单位32处,其中:省级14处、县级18处。新增图书馆馆舍面积2000平方米,建成高品质的“城市书房”2个350平方米,设置了5个阅览服务区,配置了服务台、书架、阅览书桌、座椅等设施,摆放书籍5000余册,新建康县美术展览馆500平方米。
全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702.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94亿元。
卫生健康
年末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456个(含诊所51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县医院),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站、疾控中心各1个、社会办医院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3个,乡镇卫生院24个,村卫生室350个,个体诊所51个。共有医疗卫生工作人员1100人。拥有床位823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55人,其中:执业医师378人,执业助理医师81人,注册护士394人,药师55人,技师43人,其他卫生人员4人。
人口
人口:2024年末户籍总数62772户,年末全县总人口19.32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4.0854万人,乡村户籍人口15.234万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5.7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8.17万人,女性人口为7.61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7.36(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为0.1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73‰;死亡人口为0.15万人,人口死亡率为9.2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4‰。0-15岁人口为3.17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0.11%;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58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0.70%;60岁及以上人口为3.03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9.1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4万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2.3%。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5.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0.29万人,减少0.28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34.82%,比上年末提高1.51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2024年,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27元,比上年增长4.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65.72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工资性收入3809.03元,增长7.1%;经营净收入2900.63元,增长8.0%;财产净收入113.25元,增长7.7%;转移净收入4042.81 元,增长7.6%。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12.24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食品烟酒支出3684.8元,同比增长2.4%;衣着支出1043.73元,同比增长1.0%;居住支出2842.97元,同比增长2.9%;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918.11元,同比增长1.5%;交通通信支出1816.12元,同比增长3.3%;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214.42元,同比增长5.8%;医疗保健支出1437.45元,同比增长3.6%;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154.64元,同比增长0.4%。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1%,比上年下降0.12%。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54.7元,同比增长4.9%。从四项构成收入看,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7349.04元,同比增长5.1%;人均经营净收入2085.47元,同比增长2.5%;人均财产净收入1142.31元,同比增长6.4%;人均转移净收入1377.87元,同比增长4.5%。
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374.61元,同比增长6.4%。从八项消费构成看,全县城镇人均食品烟酒支出7634.71元,同比增长6.1%;人均衣着支出2249.36元,同比增长1.4%;人均居住支出4425.82元,同比增长6.7%;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1669.94 元,同比增长8.9%;人均交通通信支出3060.72元,同比增长9.5%;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555.4元,同比增长6.6%;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151.74元,同比增长5.4%;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626.94元,同比增长9.1%。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2%,比上年下降0.1%。
2024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567人,参保率98%,其中: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167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25400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3664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580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33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人数169269人,城乡居民参合率达98.0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252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48人,发放低保金279.77万元;农村低保11904人,发放低保金5895.98万元;城乡特困供养对象2363名,发放供养资金2265.58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6190人,发放补贴资金705.6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