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
自 然 景 观
阳坝AAAA级生态旅游风景区:阳坝AAAA级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康县南部阳坝镇,2007年11月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总面积504.93平方公里,包括龙神沟风景区、阳坝茶园风光区、梅园沟风景区、托河白玉洞、太平奇石峡等著名旅游景点,景区属北亚热带,森林覆盖率高达85%。这里处处茶园织锦,是中国名茶重点生产县和西部地区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观光胜地。主要景点:天鹅湖位于美丽的梅园沟中部,湖长1000米,宽处达500米,湖水清澈见底,湖岸簇拥着墨绿的森林,古柳垂丝,竹林玉立,是白天鹅、鸬鹚等珍贵名鸟栖息地,不时有金丝猴、白猴光临。月牙潭像一弯新月横卧在梅园沟的中部,又像少女闪亮的眸子。潭宽50多米,长100多米,最深处10多米,绿中透蓝,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古柳成行,景象万千。海棠谷位于阳坝梅园沟18公里的西南隅,沟长2.5公里,因海棠树具多而得名。境内万木葱茏,原始幽静,奇峰罗列,怪石嶙峋,四季花开不败,淙淙溪水似琴,海棠瀑布、羊台瀑布飞珠泻银,奇美壮观。幽梦谷是一个追梦寻幽之地。一山环水,长谷临涧,溪壑清幽,修竹茂林。沿山道而行,山花烂漫,飞瀑流泉不绝;峭壁悬岩,天光云影一线;栈道逶迤曲折,不见头尾;村落群山环抱,芳草如茵。龙神沟风景区,相传很久以前,常有神龙在这里出没而得名,主要有“龙神瀑布”、“幽竹园”、“五颗石”、“一线天”、“红豆谷”、“连理枝”等景点,沿途竹林茂密,溪水潺潺,茶园遍布,风景如画。响水泉位于康县铜钱乡,据考证:在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1年,朝廷选择这个地方成立铸造所铸造铜钱,铜钱乡由此得名。铜钱响水泉位于铜钱乡东南2公里处,一股山泉从数十米高的悬崖飞流直下,坠入深幽的泉中,发出“叮咚”声响,泉声永不间歇地在幽谷中回荡,响水泉由此得名。泉旁悬崖挂满古藤,林荫处古树相伴,盛夏之际,气温不超过20度,有天然空调之美喻。低垭云海是位于铜钱乡低垭梁的一道奇观。尤其雨过天晴或秋季之晨,茫茫浓雾,忽而散成薄薄飘带缠绕山腰,忽而凝成厚重屏障遮盖万物,忽而犹如滚滚天河奔流不息,好似人间仙境,如梦如幻。
清河原始森林:清河原始森林风景区,位于康县南部的两河镇,同岸门口、白杨乡相毗连。距康县城50多公里。林区总面积247905亩,其中,天然次生林4200多亩,属亚热带阔叶针叶混交林,风景区内,气温湿润凉爽,古木参天,绿荫蔽日,千峰叠秀,沟谷幽深。溪流,纤尘不染,清澈透明;水质,清凉甘甜,砭骨劲寒。有西南豹、蓝马鸡、大鲵等许多珍贵动物。乔木有红豆杉、银杏、山毛枸等。由于河道蜿蜒,河床多奇石,滩中多游鱼,景色极美。有“十瀑百溪千滩”之说。
龙王山景区:大龙王山,又称青龙山,位于康县中部的长坝镇南面。属秦岭山系,呈东西走向,长十多公里,海拔2484米。是第四季冰川的“神作”。现在残留着角峰、刃脊、槽谷、漏斗、石坎等地貌。它挺拔,高峻,像一条青龙。为康县境内海拔最高之山。山上气候温暖湿润,景色迷人,林木茂密,植物种类繁多。生长有130多种中草药,在当地有“药山”之称。有麋鹿、麝、豹、黑熊、山牛、山驴、黄羊、马鸡等稀有动物在山上息栖繁衍。当地人又称它“八宝山”。登上山顶,向北远眺,云海茫茫,平洛明月山、成县鸡峰山峰顶凸现,飘渺神奇。有西岳华山峭拔高峻之态,又有庐山秀丽之容。自然景观有望窗眼、石门、九眼泉、枇杷林、风洞、六月廉洁、高山草甸、柳林滩等,体现了秦岭风景的高、峻、秀、奇特征。
明月山自然风光:明月山绵亘于平洛黄龙山至太石杨家山,全长14.50公里,呈东西走向,顶峰海拔2181米,因传说山中有“金月亮”故名。据《康县志》记载:“秦汉时明月山‘松青柏秀、苍翠欲滴’,‘飞溪泽畔、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岩园水碧,鸟兽足迹遍林间,狩猎者无雪日’。元时成州长官元帅节度使武思信曾在明月山寨转战六次,报捷而还。”(〈陕西通志-名宦传〉)明万历年间在山顶上建明月寺,有禅院一所,上有真武殿,左为吕祖阁、右为圣母宫、中为三星殿、前为灵官殿,下有关帝庙,侧有土地庙,最下为山门。规模大,建筑宏伟。历代兴衰,山上原有的禅院、庙宇等建筑早已付诸劫灰,只有美丽的故事流传民间。 明月山峰峦劈地摩天,峥嵘磅礴,境内的茂林、岩洞、飞瀑、流泉绘成了一幅幅清丽多姿的山水画卷。“他山之奇奇在貌,明月山之奇奇在腹”。所谓在腹即:天沟瀑布银河天落,石隙生花;燕子洞曲径通幽,气势恢宏;闪闪崖绝壁千仞,造型奇特;明月渠蜿蜒回环,状若蛟龙。明月山东侧为铁笼关,海拔1600米左右,是古代阶州经康县进入成县的必经之路。清人李佐棠《题明月山及铁笼关》云:“山名明月几何年,云锁峰峦林万千。滚滚嘉陵潮足底,巍巍铁笼到眉端。眼观陇右十余县,势压终南万里山。白马关前桑梓地,教人怎不切依瞻。”
人 文 景 观
白云山森林公园:白云山森林公园坐落于康县县城南侧,公园集森林、奇峰、险崖、清溪、幽谷、河流、古木、寺庙、亭台楼阁于一体而独秀陇原,富有南国之秀丽,更有北国之雄奇,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神奇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妙趣横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一块不可多得的生态乐园。白云山由于每逢雨过天晴,有团团白云从山腰徐徐升起,形成“云海仙境”,故名“白云山”,公园依山得名,此山东西主峰壁立千仞,直至苍穹,以峻、奇、险著称,顶峰建有白云寺,高耸入云的观音崖,有鬼斧神工造化的“观音像”。公园始建1984年3月,包括白云山景区和娃娃岩景区,主峰高1928米,总面积2152.5公顷。1985年10月4日,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视察康县时,挥毫泼墨,题写“白云山公园”匾额及“创造营林致富的新经验”题词。
道教圣地东岳山:东岳山位于康县大堡镇黄山村,是一座风光迷人之山。它像一条巨龙,头南尾北,伸向大堡镇,前有秀水,后有峻岭,它的东侧地势陡峭,漫山遍野的幼柏茁壮成长;南侧山环水抱,藏风聚气;西侧山势平缓,土地肥沃,素有“康北粮仓”的美称;北侧,一道脊形山梁绵延起伏,森林郁郁葱葱,美景如画。元明时期,山上杏树很多,阳春三月,杏花怒放,绚丽多彩,美不胜收,人们称此山为“杏花山”。后来,康县大堡镇黄家山的黄姓家族信奉黄飞虎,视黄飞虎为始祖,在山头建起泰山庙,塑黄飞虎神像,就把杏花山改为东岳泰山,俗称“东岳山”。东岳山庙宇始建于清初,属典型的古代建筑,砖墙筒瓦,古香古色,彩绘一新,庙内塑有大小神像二十六尊,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来到东岳山,环顾四周,看那巍巍群山和条条溪流既有“聚合生成”之妙,又有“相得益彰”之趣。寺庙周围的一棵棵古柏,有的高攀入云,有的挺拔俊秀,十分引人注目。
历史古城白马关:白马关位于康县城北30公里处的云台镇政府驻地。清朝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阶州直隶州在此设置白马关州判;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改置阶州直隶州白马关分州;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改设白马关警察所,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始置康县,县治依设白马关;民国33年(公元1944年)5月,县治迁往岸门口后,这里设镇。清德宗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4月,始筑白马关城垣,1881年10月竣工,城墙高6.7米,厚5米,周长937米,炮台4个,门楼两座,后在古城北侧山巅修建有一座两层钟鼓楼,同时在东门外马连坝河上建有木质结构的“中山桥”一座,现存部分建筑。
红色旅游对对山:对对山在迷坝乡境内,海拔1700多米,山势雄伟壮观,密林覆盖势如翠屏。重重叠叠的白皮松、铁匠树裹挟着整个山峰,由峰顶向四周延伸,如绿烟弥漫,浓云飘逸。主峰三面皆为万丈悬崖,气势险峻,云腾雾锁。俯首望去,让人心惊肉跳,魂飞魄散。解放前夕,对对山因地势险要,曾是陕甘川边区游击队总部根据地,著名的对对山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在对对山的山腰上,建有砖塔一个,因建于咸丰年间,故名咸丰塔。此塔高五层,约13米,为八面形,第一、二层为空心,其上均为实心。整个塔身全用砖砌成,幽雅壮观。塔的正面有“光辉寂静”四个字,字迹清晰流畅,用笔刚劲有力,两边有对联一副:“灵然智度深觉海,性归真宗杳无音”。塔的第四层外围有壁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咸丰塔是康县境内唯一幸存的一座古塔,虽经一百四十多个春秋,但仍保存完整,秀丽玲珑。
“古洞流泓”水洞寺:水洞寺位于万家大梁北麓的大堡镇尹家沟河源头上,距县城21公里。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0年)重修。古寺原为四合院,内有铁佛,一座古塔。古时谓之康县八景之一的“古洞流泓”即在此。水洞寺,因寺后有三眼喷涌的泉水而得名,因寺内有铁佛,又称铁佛寺,当地村民俗称“水洞砭”。春夏季节,这里浓荫敝日,云雾缥缈,山泉雷鸣,飞花碎玉。特别是那株高30余米,胸围7.6米的银杏树,树冠中又夹生一棵桫椤树,两树交臂合抱,一树两花,一树两果的景致,让游人玩味无穷,乐而忘返。
乡 村 旅 游
近年来,康县依托全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向乡村旅游的转化,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已建成了以花桥村、凤凰谷、大水沟、何家庄、桂花庄等为代表的一批旅游村。通过实施 “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全面提升了全县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2016年康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长坝镇花桥村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王坝镇大水沟、何家庄村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长坝镇花桥、段庄村,阳坝镇刘家坝、宋沟村,王坝镇大水沟、青林沟村,碾坝镇玄麻湾村,城关镇凤凰谷村,白杨乡桂花庄9个村被列入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花桥村、凤凰谷村被评为2015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并分获“2016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和人文奖;阳坝镇及王坝镇大水沟村在寻梦2015--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活动中分别荣获“产业富裕奖”和“文化遗传奖”;大水沟村在第七届中国生态文化高端论坛暨全国生态文化村遴选命名活动中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岸门口镇朱家沟村被列入全国古村落保护名录;阳坝镇阳坝村、平洛镇团庄村获得2015年第二届“绚丽甘肃-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资料来源:《康县志1986-2010》、县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