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全力打造青龙山旅游度假区激发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5-05-26 09:13 信息来源:县委改革办 浏览次数: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要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康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及丰富的文旅资源,聚焦“文旅赋能型”发展定位,以打造青龙山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加快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2025年“五一”期间,青龙山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13.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21.2万元,已成为康县旅游的新名片和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一、立足全域谋一域,明确目标定位。坚持实打实调研。针对域内景区景点分散、业态关联不强等问题,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实地勘察、走访群众、比对分析等方式,对21个乡镇重点文旅资源逐一“过筛子”,全面精准掌握辖区资源分布、带动效应、发展潜力等情况,为打造综合性景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广泛集众智谋划。先后组织召开文旅产业发展座谈会、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等,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内人士、基层群众意见建议,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等因素,确定将青龙山作为牵引带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于2021年底全面启动旅游度假区建设工作。着眼利长远定向。按照“打造一点、做活一片、带动全域”的思路,以青龙山为关键支撑,关联周边美丽乡村论坛会址、花桥4A级景区、温泉度假酒店等文旅项目及福坝、山根等和美乡村,打造区位条件好、综合体量大、核心吸引力强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度假区,加快构建“大景区+全域乡村游”发展格局。2022年12月,青龙山度假区通过省级评审定级,目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二、精益求精抓建设,打造文旅胜地。高标准规划设计。邀请清华同衡、中央美院、重庆大学、四川美院等国内一流设计团队,从生态、生产、生活需求出发,按照既尊重地方传统、又富于创新的原则,着眼长远发展,兼顾经济实用,依山就势规划设计涵盖山地观光、健康养生、田园野趣、户外运动、商务会展、科普研学、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8个方面的项目,最大限度保持青龙山原生态自然美。多举措强化保障。聚焦项目落地,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汇报衔接,全力做好项目报批、用地审批等前期工作。秉持“花小钱、办好事、少负债”理念,想方设法破解资金难题,多渠道争取一般债券、专项债券资金2亿元,主动对接中建集团和青岛市李沧区,争取东西协作、定点帮扶等资金7665万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专班式高效推进。由县级分管领导牵头,抽调精干力量按项目、分班组包抓推进,坚持在一线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全力加快建设进度,聚力打造精品工程。今年4月底,游客中心、龙角岩观景平台、青云道、马拉松赛道等10余个重点项目均已建成投用。全方位完善设施。对照旅游业必备要素加快补齐短板、完善功能,逐步健全各类基础服务设施。目前,度假区共发展餐饮门店62家,民宿、农家乐53家,床位数达到1386张,改造提升度假区道路35公里,规范设置旅游标识标牌28个,建设旅游公厕32个、停车场5个,安装5G基站36个、充电桩15个。

三、以“新”破圈布业态,丰富旅游体验。优化旅游线路。以青龙山旅游度假区茶马小镇为支撑,精心打造“打卡青龙之巅”登山之旅、“康马”奔跑之旅、“悠闲上花桥”骑行之旅、“游走古道”徒步之旅等“可观光、可休闲、可运动、可研学”旅游路线4条。5月1日,茶马小镇共接待游客3.8万余人,创县内景区单日游客接待量最高记录。推进招商运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度假区运营管理,组建招商运营工作专班,举办重点文旅项目运营招商推介活动,先后与陕西、浙江、云南、四川等民营企业对接洽谈,累计接待各地客商22批次,成功引进云南大理、云南民宿协会等民宿企业3家,签约合作旅行社5家,茶马驿站进驻商铺24家。创新消费场景。连续三年举办半程马拉松,成功举办自行车赛、“缤纷假日”促消费等各类活动,累计吸引游客8万余人次。借助马拉松超高人气流量,依托茶马驿站打造山珍集市,筛选出30家具有代表性的商贸企业积极参加,引导周边农户售卖农特产品,邀请网络大V进行在线推介和直播带货,倾力打造“赛事+展销”体、商、旅融合发展的消费新场景。

四、延伸链条强关联,促进产业升级。以精品线路带动全域发展。结合县内景区景点分布,打造辐射全县的4条精品自驾游线路,推动全县旅游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域联动”。“五一”期间,阳坝梅园沟自然风景区、王坝生态民俗旅游区、岸门口古村康养旅游区等3个4A级景区分别接待游客2.15万、3.12万、2.6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3.94%、25.45%、21.65%,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0.8天拉长至3.2天。以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用好青龙山旅游度假区“会客厅”与“中转站”功能,持续拉动游客增长和旅游消费提升。“五一”期间,全县累计接待重庆、陕西、四川等省市及省内兰州、定西等地游客63.14万人次,过夜游人数达2.97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21.6%、56.6%。以文旅康养推动三产融合。持续推进文旅关联三产,带动农特产品加工销售、商贸市场持续繁荣、餐饮住宿等行业蓬勃发展。“五一”期间,全县住宿业营业额326万元、同比增长55%,餐饮收入650万元、同比增长28%,商品零售额1820万元、同比增长30%,18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特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8.7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