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制”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康县太石乡创新机制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为深化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康县太石乡深入践行“三个共同”促振兴机制创新理念,积极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其中,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为载体的积分制管理机制,成为撬动治理难题、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支点。
在太石乡各村,每到积分兑换的日子,村民们便带着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家风建设、法治宣传等活动积累的积分,兴高采烈地走进“巾帼家美积分超市”。货架上,洗衣粉、暖水壶、卫生纸等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明码标“分”。“上个月我家积极打扫房前屋后,还参加了村里的普法活动,攒了不少积分,今天来换点必需品,既方便又光荣!”一位村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座看似普通的超市,正以其独特的“小积分”规则,汇聚起乡村治理的“大能量”。
积分制管理:精准撬动治理痛点
针对乡村治理中存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行为规范难量化、内生动力待激发等难题,太石乡精准施策。积分超市制定了涵盖环境卫生、邻里互助、遵纪守法、志愿服务、弘扬新风(移风易俗、孝老爱亲、家风建设)等多维度的积分细则,将抽象的治理要求转化为清晰具体、可量化、易操作的行为指标。村民做什么、怎么做能得分,一目了然。这一创新机制,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有效破解了群众动员难、长效保持难等治理瓶颈,营造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
机制赋能: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自积分制管理推行以来,其撬动效应在太石乡日益显现。村庄环境更加整洁有序,村民自觉维护公共区域卫生;邻里守望相助、互谅互让蔚然成风;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显著增加;文明健康、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渐成主流。积分超市不仅兑换了看得见的实惠,更“兑换”了村民的荣誉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深化创新:共绘振兴新图景
下一步,太石乡将深化“三个共同”机制创新实践,持续优化积分制管理。一方面,强化正向激励,丰富积分应用场景,让文明善行获得更实在的褒奖;另一方面,探索动态管理,使规则更贴合实际、更具引导性。通过积分制这一有力杠杆,太石乡将不断推动村级治理模式转变:从“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深化,从干部“唱独角戏”向群众“跳集体舞”转变,持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奋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太石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