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峪镇:智能养蚕织就乡村振兴“新丝路”

发布时间:2025-05-22 09:45 信息来源:大南峪镇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康县大南峪镇紧扣“五美康县”建设目标,抢抓县委“三个共同”促振兴机制发展机遇,以党建引领为舵、科技创新为帆,全力推动蚕桑产业破茧蝶变。如今,大南峪镇正以“政府搭台、企业助力、群众共富”的实践,织就一条联农带农、生态与效益并重的乡村振兴“新丝路”。

破局传统养蚕,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大南峪镇作为康县传统蚕桑重镇,长期面临劳动力短缺、技术落后等难题。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为抓手,整合资金建设标准化智能养蚕室、桑叶存储库、良种桑园,为产业转型奠定基础。同时,成立“蚕桑产业服务专班”,由镇党委书记牵头,协调土地流转、技术培训、贷款贴息等环节,累计解决农户问题30余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今年,镇政府与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引进“广通6号””等高产抗病新品种,单张蚕种产茧量预计提升30%以上,蚕丝长度达1200米,较本地品种延长40%。这一合作标志着大南峪镇蚕桑产业迈入“品种优化+技术革新”双轮驱动新阶段。

科技赋能,“蚕宝宝”住进“智慧家”。走进大南峪镇智能养蚕示范基地,恒温恒湿的蚕室内,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自动喂桑机精准投喂。通过智能控制,蚕病发生率降低60%; 自动化设备替代70%人工操作,单批次养蚕规模从10张增至30张,人力成本下降50%;蚕茧均匀度、解舒率提高20%,单张产茧量达95斤,较传统模式增长35%。通过落实桑叶收购奖补政策,智能养蚕示范基地以不低于市场价保底收购全镇农户桑叶,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

新品种+新技术,产业提质增效 。2024年,大南峪镇与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的合作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转折。通过“试养示范+订单保障”模式,成功推广“广通6号”蚕种,其抗病性强、茧层率高的特性显著提升养殖效益。广通蚕种有限公司专家团队驻镇指导,蚕茧优质率有效提升的同时,为我镇培育了大批养蚕人才。

从“一把桑叶一把蚕”到“一键控温、智能产茧”,大南峪镇以政府搭台、科技添翼、企业助力的创新实践,让千年蚕桑焕发新生机。未来,大南峪将继续以“丝”为笔,书写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