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秋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当前,全县秋冬种工作即将展开,为切实做好我县以秋冬种为主的秋季农业生产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秋季农业生产工作。抓好以秋冬种为主的秋季农业生产工作,是确保明年夏粮丰收的基础,也是保障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事关全年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早谋划、早动员、早安排,切实把秋冬种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确保秋季农业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二、明确秋播目标,全面落实种植任务。今年全县计划农作物秋播面积11.34万亩,其中:冬小麦7万亩,冬油菜3万亩,扩种蔬菜0.68万亩,发展中药材0.53万亩,种(栽)茶树0.13万亩。县农业农村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和技术指导;各乡镇要紧盯县上下达的秋播任务,将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村、到社、到户、到地块,严格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确保农作物秋播任务高质量完成。
三、科学规划布局,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各乡镇要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秋冬种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在保证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前提下,扩大高效高产经济作物和优质小麦播种面积,确保7万亩冬小麦种植面积只增不减,不断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二是按照我县自然气候特征,分区域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在宜粮区,结合撂荒地整治,做到粮食作物应种尽种;中部各乡镇要加快发展草畜养殖和中药材产业,建成一批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专业村;在碾坝镇、城关镇及大堡河、平洛河、窑坪河流域的川坝河谷地带,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力争实现川坝河谷以蔬菜生产为主的高产田全覆盖,全力保障秋冬季蔬菜供应;白杨、两河、三河坝、铜钱、阳坝等5乡镇要加快完成0.13万亩的茶叶种植(栽植)任务,抓好5.94万亩茶园和1.5万亩桑园秋冬季综合管理。三是在中北部浅山川坝及高半山,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高山林缘陡坡耕地扩大板蓝根、五味子、半夏、大黄、火炭母、贯叶连翘、淫羊藿等中药材种植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
四、落实四项措施,宣传推广良种良法。县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多渠道组织货源,及时调运农资,确保化肥、农膜、种子、拌种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供应,确保秋冬种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加强良种选育。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优良小麦品种试验示范选育工作,大力推广丰产、抗旱、抗锈、抗寒、抗倒伏、抗穗发芽、适应性强的优质小麦品种,全县秋播小麦种子统供量达到1050吨,精选率、包衣率要达到100%。同时要继续做好高产、优质、高效冬小麦新品种的引进、实验和推广,选育接班品种。二是推广药剂拌种。做到除包衣以外的种子全部拌种,杜绝白籽下种,有效控制条锈病的传播和流行。三是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等重点环节,做到测土到田、供肥到点、指导到户,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抓好秋苗防治管理。加强小麦条锈病秋苗期发病情况的排查监测,及时发布预报结果,制定防治预案,抓好秋苗期的田间综合管理,最大程度减轻秋苗发病。
五、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农资供应质量。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农资供应执法力度,重点对农药、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的质量、价格和依法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坚决取缔无证、超范围等非法经营行为,及时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县农业农村部门要继续加大秋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力度,切实做好农资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县市场监管部门要指导农资经营者必须索证索票,从事农资经营业务的必须建立农资销售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引导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和管理制度,推行农资经营质量承诺制度,完善市场巡查、市场预警等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制度。同时要密切监控重要农资市场价格,坚决打击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维持农资市场秩序,稳定农资市场价格,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六、靠实工作责任,抓好秋粮管理与收获。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乡镇要把田间管理和防汛抗旱作为保障粮食产量的重要抓手,切实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确保秋粮增产丰收。一是加强秋粮作物田间管理。紧盯作物生长关键时期,结合降雨情况、地力状况,积极开展“一喷多促”,分长势、分类型因地制宜落实好肥水调控措施,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促进秋粮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二是及时抢收成熟作物。对成熟的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组织群众及时收获,确保应收尽收。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控。要持续做好马铃薯晚疫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预警监测和统防统治,做到虫口夺粮,确保颗粒归仓。四是切实发挥农业保险兜底作用。县农业农村部门和各乡镇要积极与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沟通对接,督促其及时全面开展受灾农作物核查,切实做好灾后保险定损理赔,简化理赔程序,最大限度减轻受灾农户损失。
七、多措并举,确保撂荒地动态清零。各乡镇、有关单位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抓住秋播有利时机,确保秋冬种期间实现撂荒地整治动态清零。继续采取“六个一批”等措施,对未整治撂荒地加快复耕复种,对已整治但未种植作物的撂荒地要优先安排种植冬小麦、冬油菜等农作物。全面巩固整治成效,健全完善遏制耕地撂荒的长效机制,防止撂荒地问题反弹。对撂荒地整治要常抓不懈,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实行常态化监管,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执行力度,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及时发现、及时整治,确保撂荒地整治真正实现动态清零,保障粮食安全。
八、抓好示范点建设,不断提升秋冬种水平。各乡镇要以提升粮食作物产量效益为目标,利用政府统一采购发放和自行引进的小麦优质种子,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通过小麦托管项目的实施,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开展整村集中连片种植,打造一批规模化经营、标准化栽培、机械化作业、绿色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高水平秋冬种示范点。同时,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围绕冬前壮苗、主攻单产,因地制宜确定主推技术,加快先进实用种植技术的集成推广,抓好寺台镇黄庄村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高秋播质量。各乡镇要根据秋冬种实际适期播种,杜绝早播冬前形成旺苗和迟播冬前形成弱苗现象发生,为冬前培育壮苗打下良好基础。积极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防止冬小麦播量过多,造成冬前群体大、个体弱的问题。通过种植绿肥翻压还田、秸秆还田等方式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加强秋苗期发病情况的监测防控和综合防治,有效减轻秋苗发病程度,压低越冬菌源量,为明年防控奠定良好基础。
九、强化防控措施,抓好秋季动物防疫。今年秋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从9月1日全面启动,10月30日前结束。各相关单位要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认真抓好集中免疫工作。继续全面实行“双轨、三包、两挂钩”防疫制度和规模养殖动物防疫承诺制等制度,坚持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和散养户集中免疫相结合,认真组织做好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秋季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认真组织开展免疫效果评价工作,对抗体不达标的及时进行补免,确保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各乡镇要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与外省外县接壤的太石、周家坝、望关、迷坝、大南峪、王坝、两河、阳坝、豆坝等乡镇要布置好检疫检测点,畜牧部门要充实检疫检测点工作人员,加强检疫检测,严防疫情传入。今年,我县已开始动物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县农业农村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指导相关乡镇、企业做好“先打后补”系统管理工作,强化养殖场(户)备案信息动态管理。各乡镇要指导“先打后补”试点养殖企业开展好免疫工作,加大对“先打后补”工作宣传力度,为下一步全县推进规模养殖场“先打后补”工作打好基础。
十、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落实惠农政策。要切实加强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中央、省、市的各项富农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撬动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切实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引导落实,加大农业保险推广,最大限度减轻农民因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农民增收,切实发挥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兜底作用;要统筹整合使用好上级下达的各项扶持资金和各级财政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项目资金兑现落实到位,加快资金支付进度。
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对各乡镇以秋冬种为主的秋季农业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措施落实情况、动物防疫工作等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对乡镇年度农业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附件:康县2023年秋季农业生产任务分解表
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